发布时间:2024-11-17 05:10:38 来源: sp20241117
中新网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 刘星晨)成都,天府之城;杭州,人间天堂;广西,八桂大地。
神鸟升空,来自113个国家和地区的6500余名大学生运动员通过成都大运会承梦翱翔;金桂飘香,杭州亚运会的画笔绘就了“亚洲一家 携手同行”的绝丽篇章;桂风壮韵,青年体育健儿齐聚广西,在首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简称:学青会)上演绎青春昂扬。
回溯历史,三座城市曾承载中国文学无数意象。行至今日,他们一同勾勒出中国体育2023年发展脉络。
资料图: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演练在浙江杭州奥体中心举行,璀璨灯光秀点亮夜空。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
以体育为媒,邀青春作伴。
从北京冬奥会的“一起向未来”,到成都大运会的“成都成就梦想”,倒计时归零,芙蓉花绽放。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三个十年,中国第三次举办世界大学生最高竞技水平体育盛会,“蓉城”满城锦绣。
“这座城市的文化无与伦比,运动员们必将获得难忘体验。”国际大体联代理主席雷诺·艾德的这番话最终得以兑现。
体育,人类社会的共同语言。青年,最具朝气的新生力量。二者深情“相拥”,成都向八方宾客发出邀约,世界共同感受“国际范”的“巴蜀风”。
赛场内外,珙桐花开。大运会期间,大学生运动员走向成都街头。三星堆博物馆、杜甫草堂、火锅故乡,标注着鲜明中国特色的元素以体育为媒传向世界各地。
千里之外,南国之秋,绚烂烟花于广西体育中心上空绽放,学青会邀两万余名运动健儿踏上青春赛道。
“学青会是我国深化体教融合的有益探索。”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副局长卢意文点出了学青会深刻内涵。
体育承载梦想,以赛为介,中国之活力,世界亦可见。
体育无国界,文化自有声。
中秋月圆,之江两岸人头攒动。情满亚运,“天涯共此时”此刻被赋予具象之意。
“黎巴嫩没有中秋节,但我会把在这里过节的新奇体验分享出去。”华灯初上,记者萨利姆·阿瓦达的有感而发道出了亚洲友人的共同心声。
杭州亚运会期间,中国千古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被多位外国运动员用中文背出,词人苏轼笔下对生活的热爱幻化成华夏文化迈向世界的美好愿景。
亚奥理事会代理总干事维诺德·库马尔·帝瓦里曾表示,亚运会不仅仅是体育竞技,更是文化交流、增进了解的平台。以体育为窗口,在不同文明的交融互鉴中,开放、发展、包容的中国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当此江南印记被提炼为杭州亚运会闭幕式主题表达,古代文明与现代文化交相辉映。中国之韵,世界亦可见。
资料图:9月29日,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杭州亚运会运动员村举办中秋主题活动,中外运动员们欢聚一堂。图为沙特阿拉伯运动员手持灯笼拍摄照片。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借体育盛会,扬主场外交。
“本届亚运会精彩绝伦,令人难忘”“取得了空前成功”。杭州亚运会闭幕式上,亚奥理事会代理主席辛格在致辞中对赛事予以盛赞。
2015年9月16日,杭州获得第十九届亚运会举办权,这座诗画江南中的城市就此成为亚洲奥林匹克事业发展里程碑上的注脚。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八年筹备,钱塘江畔浪潮澎湃,以东道主之姿,东方雄狮尽显待客之道。以体育为桥,中国的“朋友圈”不断扩大。
“我们十分倚重中国,每当我们有需要,中国方面总会提供帮助,我们感到非常踏实。”杭州亚运会期间,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之子,现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的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小萨马兰奇)动情演讲。
资料图:9月23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举行。中国代表团身着星辰蓝礼服惊艳亮相。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自2022年以来,多项国际赛事在中国举办。小萨马兰奇眼中,中国早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办赛力量”。
时代变迁,体育已不仅停留在竞技维度。挟新时代长风,举办国际体育赛事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示良好形象的重要窗口。
正如,当国际标准、中国风格、青春风采、巴蜀特色的成都大运会成为世界青年的美好记忆,中国故事润物无声、直抵人心。
在国际传播的复杂格局中,中国声音需要让更多人听到。当五湖四海的青年运动员感受赛场豪迈,体验天府人情,绚丽的巴蜀风韵以此为媒,共情世界。
中国之美,世界亦可见。
2023年行至终章,以体育之名承载民族梦想。从成都到杭州,从杭州到广西,一场场体坛盛会在中国体育强国建设中标下鲜明印记。前路漫漫,步步坚实。展望巴黎奥运会,使命在肩的中国体育奋勇向前,更加自信、更加从容。(完)
(责编:郝帅、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