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1 07:48:16 来源: sp20241101
“意犹未尽”“敲碗第三季别等太久”……近日,大陆电视剧《庆余年2》迎来大结局,引发岛内网友花式催更。
第一季播出时,《庆余年》就收获了一大批台湾剧迷,“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第二季更是备受关注。台湾影评人柯志远在社交媒体发文感叹“不枉我等了四五年!”“确认过眼神,范闲回来了!”
岛内各大媒体上,时常可见对剧中人物关系、情节走向、演员趣闻的报道或讨论。在台湾“Yahoo奇摩”网站“戏剧影集排行榜五月Top10”上,也有《庆余年2》的身影。
“那个最神秘的男人五竹终于回归了!看到自己的化身在剧里耍帅,我完全目不转睛。”台湾视障歌手萧煌奇在社交媒体上幽默发文,配上自己“观看”《庆余年2》的居家照片,超3.3万人点赞。
盘点剧情伏笔、磕“饭碗夫妇”CP、安利片尾曲……台湾青年的追剧“姿势”、热议话题其实和大陆青年大同小异。有网友发现,第二季新登场角色“明老太君”由多次获金马奖的台湾著名演员归亚蕾饰演。
除了跌宕起伏的剧情外,剧里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也是看点之一。例如,剧中家具“鼓凳”,有岛内网友留意到“就是阿嫲家里的圆凳”;还有台湾网友着迷剧中汉服元素,认为“妆造细节十分考究”。
“追剧其实也是台湾的年轻人了解大陆的一种方式,能够了解到最接地气的大陆。”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副教授刘性仁受访表示,陆剧能帮助台湾年轻人增进对历史的认识、对中华文化的了解;通过网络追剧讨论区等交流平台,两岸年轻人同追一部剧、同聊一个话题,也更能成为好朋友。
不只《庆余年》系列,近年来大陆电视剧屡屡在台湾引发追更,既有《甄嬛传》《琅琊榜》《陈情令》等古装剧或仙侠剧,也有《繁花》《南来北往》等描绘大陆发展历程的年代剧。台湾社交平台上还出现了不少诸如“陆剧讨论社”“华人陆剧影视群”等民间社团,粉丝数动辄数十万,足见影视文化已成为两岸民众交流互动的重要桥梁。
香港《大公报》评论员朱穗怡指出,早年台湾流行歌曲、影视剧集风靡大陆,近年大陆流行文化席卷台岛,这些都是两岸几代人的集体回忆,正反映了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文化同根。
“从《甄嬛传》到《繁花》,反映的不仅是陆剧的质量飞跃,也照见陆剧入台的10年巨变。”台湾媒体人刘燕婷发文指,如今陆剧入台不再是单一的影剧现象,而是由各类社交媒体平台、明星应援、同人创作、短视频所共同形成的复杂机制。
在她看来,台剧的早年成功,很大程度是以其先发优势,大吃华人影视剧市场的红利。但当市场出现陆剧这一强势竞争对手,身靠数倍制作与营销资源,产出作品也持续进化升级,台剧显然就无法再维持过往江山。更因台湾与大陆同文同种,而发生了大量人才西进的现象,让本就资源有限的台湾更加捉襟见肘。
而对于两岸影视行业交往合作,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唐桦表示,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都有各自擅长的类型和领域,合作才能让中华文化在全球产生更大的势能。
正如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此前所说,两岸中国人共同的文化根脉、共同的情感共鸣,即便时光流逝,即使跨越山海,哪怕人为阻隔,也难以减少,从未改变。
作者:夏至
来源: 中新社 微信公众号 【编辑:李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