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总局:推进农险精准投保理赔 保障农户收益和粮食安全

发布时间:2024-06-04 16:40:42 来源: sp20240604

人民网北京5月31日电 (记者杜燕飞)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金融监管总局近期发布通知,明确在全国全面实施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

农险承保理赔服务水平是事关农户的获得感和农险成效的“试金石”。在国新办今日举行的政策吹风会上,金融监管总局财产保险监管司司长尹江鳌介绍, 2023年,农险赔付1124亿元,同比增速25.4%,惠及农户5772万户,农险赔付率已达到80%。今年1至4月,农险赔付294亿元,同比增长8%,惠及农户813万户。

尹江鳌表示,总的来说,我国农险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在扩大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等方面还有提升空间。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多措并举推动农险高质量发展,推动出台主要险种的纯风险损失率,提高农险定价的科学化和精准化。出台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行业示范条款,规范产品开发。推进农险线上化,主要降低农户成本,降低行业经营成本,改善广大农民买保险和出险后承保理赔的各种体验。

“作为监管主责主业,金融监管总局正在与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沟通协调,拟就如何推进农险的精准投保理赔等工作出台政策文件,进一步规范承保理赔业务,提升农险合规和服务水平。”尹江鳌表示。

具体而言,据尹江鳌介绍,金融监管总局将重点抓“投保理赔真实性”,推动制定符合当地农业生产规律的定损方法,推动地方建立损失核定委员会,统筹灾后查勘定损工作,协调查勘定损争议。着力推动“服务效率提升”,总的原则就是应赔尽赔、早赔快赔、合理预赔,让广大农民在买了农险后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将加强数据共享,主要是部门间形成合力,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探索围绕土地确权、防疫等关键信息数据,加快建立农险基础信息数据的共享机制,夯实精准投保理赔基础。

“在查勘定损方面,我们要求保险公司及时调配救灾资源,探索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查勘定损。”尹江鳌说,在赔款支付方式上,将创造条件对接社保卡的“一卡通”,同时鼓励提高预赔付比例。在保费结算方式上,跟财政部门做了沟通,鼓励优化资金拨付和结算方式,可能考虑推广农险保费的中央和省级保费补贴资金直接与保险公司省级分公司结算机制,希望能够压降应收保费。

谈及如何“加强合规管理”,尹江鳌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按照防范风险、加强监管、促进农险高质量发展的思路进行落实。

尹江鳌介绍,近期,金融监管总局已经出台了《关于开展政策性农险业务承保理赔合规性和内控有效性专项整治的通知》,主要从保险公司自查和金融监管总局监管督查检查着手,规范经营行为,打击虚假承保理赔,维护农户合法权益。对做农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的服务质量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不符合要求的机构将被剔出农险经营名单,实现“有进有退”。强化农险产品监管,持续开展农险产品备案情况典型问题通报,从供给端提升农险产品质量。

(责编:王连香、高雷)